現(xiàn)在拍的古裝影視劇中,凡有一官半職者,上至宰相公卿,下至胥吏衙役,一律呼為“大人”,通常包括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,有時還可以演化為第一人稱“本大人”,似乎“大人”與“官員”為同義語。但小編一直有個疑惑,以“大人”稱官員,在正兒八經(jīng)的經(jīng)書史書中并不多見。那么,把官員叫做“大人”的叫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?是不是所有的官員都能被稱為“大人”?讓我們通過檢索《二十五史》、《資治通鑒》、《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》、《全唐文》、《全唐詩》以及宋元明清的一些筆記小說來做一個小小的考證。
“大人”在唐宋以前
(一)指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
“大人”一詞之見于經(jīng)書者不少,例如《周易》:“大人與天地合其德”,陸德明釋文引王肅云:“圣人在位之目”,《孟子》:“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”,《莊子》:“大人者,圣人不足以當(dāng)之”之類。這里的“大人”皆是指“德位兼言”,即道德高尚、有名望、有地位的人。
又有《論語》:“畏大人”,《孟子》:“說大人則藐之”。這是“以勢分而言”,即指有勢力、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。
但司馬相如之《大人賦》,則專以稱天子,按此用法,公卿大臣之類不能稱“大人”。
(二)指父母叔伯兄等長輩
唐宋以前的“大人”,在史書中多用于指稱父母叔伯等長輩,如《孔子家語》:“曾子曰:‘參得罪大人’”,又《史記》范蠡之子曰:“家有長子,今弟有罪,而大人不遣,是吾不肖也。”都是指父親。
此種用例極多,舉不勝舉,以下列出若干備考:
《漢書》中漢高祖對其父親劉太公說:“始大人以臣為無賴?!?/p>
霍去病對失散多年的父親霍中孺說:“不早自知為大人遺體?!?/p>
《后漢書》皇甫酈對其父親皇甫嵩說:“能安危定傾者,唯大人與董卓耳?!?/p>
《南史》王僧儒幼時,有人以冬李贈其父,先拿一個給他吃,王僧儒辭曰:“大人未見,不容先嘗?!?/p>
《北史》田式以事下獄,欲自盡,其子田信說:“大人朝廷重臣,又無大過,何至于此。”
《唐書》裴彝謂其父:“大人病痛若此?!?/p>
《舊五代史》河中節(jié)度使王珂妻是李克用女,王珂被后梁圍急,使妻致信李克用,曰:“賊勢如此,大人忍不救耶?”
《宋史》蔡京兒子蔡攸入謁,握父手曰:“大人脈勢舒緩,體中得無不適?!?/p>
《宋史·隱逸傳》南安翁以長子被拘于官,欲詣官代長子受杖,小兒曰:“大人豈可受杖?兒當(dāng)代此?!?/p>
以上幾例,皆是以“大人”稱父親。
又有《漢書》疏廣勸其侄疏受退隱回鄉(xiāng),疏受曰:“從大人議?!边@是以“大人”稱叔父。
《漢書》張博詐作淮陽王上書:“為大人乞骸骨去。”《后漢書》范滂曰:“惟大人割不忍之恩?!边@是以“大人”稱母親。
《新唐書》柳宗元說:“禹錫親在堂,吾不忍其窮,無辭以白其大人。”這是以“大人”稱他人的母親。
以上均為唐宋以前的“大人”之稱,都是只用于稱父母伯叔,并不用來稱呼官員。
這里是評論的內(nèi)容這里是評論的內(nèi)容這里是評論的內(nèi)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