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六計故事介紹:第六計聲東擊西

2020-10-30 00:00 發(fā)布

暫無內(nèi)容  年級 / 3499 0 0

指表面上聲言要攻打東面,其實是攻打西面。軍事上使敵人產(chǎn)生錯覺的一種戰(zhàn)術。

  【原典】

  敵志亂萃①,不虞②,坤下兌上 ③之象,利其不自主而取之。

  【注釋】

 ?、贁持緛y萃:援引《易經(jīng).萃》卦中《象》辭:“乃亂乃萃,其志亂也”之意。萃,悴,即憔悴。是說敵人情志混亂而且憔悴。

 ?、诓挥荩何匆饪疲搭A料。

 ?、劾は聝渡希狠拓詾楫愗韵喁B(坤下兌上)。上卦為兌,兌為澤;下并為坤,坤為地。有澤水淹及大地,洪水橫流之象。

  此計是運用“坤下兌上”之卦象的象理,喻“敵志亂萃”而造成了錯失叢雜、危機四伏的處境,我則要抓住敵人這不能自控的混亂之勢,機動靈活地運用時東時西,似打似離,不攻而示它以攻,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戰(zhàn)術,進一步造成敵人的錯覺,出其不意地一舉奪勝。

  【按語】

  西漢,七國反,周亞夫堅壁不戰(zhàn)。吳兵奔壁之東南陬,亞夫便備西北;已而吳王精兵果攻西北,遂不得入。此敵志不亂,能自去也。漢末,朱雋圍黃巾于宛,張圍結壘,起土山以臨城內(nèi),鳴鼓攻其西南,黃巾悉眾赴之,雋自將精兵五千,掩其東北,遂乘虛而入。此敵志亂萃,不虞也。然則聲東擊西之策,須視敵志亂否為定。亂,則勝;不亂,將自取敗亡,險策也。

  【故事】

  成皋是韓國北方的屏障,成皋失陷,韓國上下一片慌亂。

  韓國不少大夫主張用孫臏換回成皋,韓王也打算把孫臏交給魏國。申大夫堅決反對,他說只要孫臏在韓國,成皋就不愁不能奪回,而且魏國也不敢小視韓國。身為大將軍的韓國太子也反對交出孫臏,認為如此將是韓國的羞辱。韓王改變主意,命太子和孫臏帶兵奪回成皋。

  韓國的軍隊沒有進攻成皋,而是直逼魏國的重鎮(zhèn)中牟。龐涓估計孫臏會象當年圍魏救趙一樣故計重演,并未回兵中牟,而是率主力直逼韓國國都。韓王立刻命太子和孫臏回軍。

  孫臏讓太子率大軍明為回國救急,實為虛晃一槍,他與鐘離春率領一支精干輕裝軍隊,夜奔成皋,乘敵不備,奪回了成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