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元稹的《離思》有這樣一句:“自愛殘妝曉鏡中,環(huán)釵漫篸綠絲叢。須臾日射胭脂頰,一朵紅蘇旋欲融?!边@首詞展現(xiàn)了一副很美好的畫面:早晨起來,陽光灑在抹了胭脂的女子的臉頰上,像一朵紅花綻放,又像要融化一般,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的享受。
而讀完這首詞,不禁感嘆到:原來古代的女子也如現(xiàn)代女子一樣愛美,都會“化妝”。但古代肯定沒有現(xiàn)在的化妝品豐富,比如什么“神仙水”、“防曬霜”、“隔離霜”、“BB霜”、“口紅”等等。
雖然古代生活條件簡陋,女子也并沒有如今那么多種類的化妝品,但古代女子也愛美,也有自己的化妝品,就是我們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“胭脂”。
今天就來簡要說說這個古代婦女的化妝用品,涂脂抹粉中用的胭脂。
胭脂起源
胭脂,是中國古代婦女使用的一種化妝用品,包括面脂和口脂。想要了解胭脂,肯定很多人會好奇胭脂到底是從什么時候出現(xiàn)的,也就是胭脂起源于哪里?
胭脂的起源有兩種說法,一種是說胭脂起源于商紂時期。
馬縞《中華古今注》卷中:“燕脂蓋起自紂,以紅藍花汁凝之,調(diào)脂飾女面,產(chǎn)于燕地,故曰燕脂?!?/p>
當(dāng)時的燕國的婦女喜歡種植紅藍花,并取紅藍花葉子的汁制成用來裝扮的脂,因為在燕國時期制成,所以稱之為胭脂。這種說法倒是很使人相信,胭脂胭脂,燕國制成才稱之為胭脂嘛!
還有另外一種說法,胭脂是在漢朝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從匈奴帶回國的,在那時匈奴的貴族婦女經(jīng)常用“閼氏”(胭脂)來打扮使自己看上去更美麗,流傳甚廣,也就被張騫帶了回來。
《史記·匈奴列傳》:“單于有太子曰冒頓,后有所愛閼氏。”
這兩種說法哪個更可信一些,一更偏向于后者,因為胭脂一詞是由匈奴焉支山的閼氏演變而來。就算商紂時期有類似胭脂的物品,也只是相似,并未真正形成。
胭脂制作
談完了胭脂的起源,咱們來聊一聊胭脂制作過程。胭脂的種類和成分繁多,主要有朱砂、紅藍花、紫草、蘇方木、落葵、石榴花、紫茉莉和玫瑰等。
雖說種類多,但因胭脂大多都是用花制成,制作過程也是大同小異的,先取新鮮的甚至是帶著露水的花瓣,搗爛后加清水包在紗布里絞去黃汁,加酸栗子淘米水溶解黃色素,剩下的就是紅色素了。
如果原本是紅花的話,制作過程就會更容易一些,不用溶解其他顏色。胭脂顏色不正或者自己對胭脂有其他要求的話,可以加其他花朵或者香粉調(diào)制。這樣一來,胭脂的種類就更加多了。
胭脂的鼎盛時期
胭脂自漢代從匈奴傳入中原以后,便得到了迅猛的發(fā)展,廣泛得到了中原女子的喜愛,流傳甚廣。當(dāng)時胭脂傳入中原后,中原女子根據(jù)其自身的喜好加入油脂、骨髓等物質(zhì),以滿足自己裝飾面容的需求。
而且漢朝時期最流行的妝容便是“紅妝”,上至王宮女子,下至平常婦女,都以紅妝為美。從漢朝文人墨客的記載中就不難發(fā)現(xiàn)這一現(xiàn)象,“誰堪覽明鏡,持許照紅妝”、“阿姊聞妹來,當(dāng)戶理紅妝”、“紅妝束素腰”、 “青娥紅粉妝”等等都是對漢代女子作紅妝的描述。
漢代不僅僅是胭脂傳入中原,更為重要的是,漢代也是胭脂發(fā)展最為鼎盛的朝代。
一個原因是漢武帝時期派使者出國訪問活動頻繁,絲綢之路連接中原與周邊其他國家,外國的很多妝品的種類和制作方法流入中原。
還有一個原因是漢代的經(jīng)濟繁榮、手工業(yè)發(fā)達,對于一些裝飾品和外在的小物品都有新的開辟和作為。
基于以上種種原因,漢代也就成為了胭脂發(fā)展最為鼎盛的朝代,為以后胭脂的進一步發(fā)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(chǔ)。
胭脂雖說只是修飾女子面容的粉料,但這小小一盒胭脂中卻顯露出來等級的限制,宮中的貴族女子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都用胭脂妝扮自己,但兩者用的胭脂可大不相同。
王族貴族女子用的胭脂顏色鮮艷且正、粉質(zhì)細(xì)膩光滑、色澤潤白且易于保存。而像平常百姓家的女子所用胭脂,雖說可能看起來與貴族中流傳的相似,但質(zhì)地和顏色也是相去甚遠的。
平常百姓沒有太多的錢財投入到制作胭脂中,即使有錢財作支撐也不敢太過招搖,因為要與貴族王族的女子有所區(qū)分,只能用一些廉價的花制成胭脂,自然顏色暗淡一些,粉質(zhì)也不如昂貴的胭脂細(xì)膩潔白。
女子愛美的心不分古今,自始至終都會有,甚至古代女子對胭脂妝飾面容的喜愛程度,當(dāng)今的女孩子們根本無法想象。
這里是評論的內(nèi)容這里是評論的內(nèi)容這里是評論的內(nèi)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