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真的可以救孩子的語文嗎?

2019-11-27 00:00 發(fā)布

暫無內(nèi)容  年級 / 2671 0 0

    一個有閱讀習慣、涉獵廣泛的孩子,和一個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,接下來的差別可能不止體現(xiàn)在“人文素養(yǎng)”上,還會直接體現(xiàn)在分數(shù)上。
閱讀為什么重要?
    閱讀作為一種“文明的習慣”,它有很多不言而喻的益處:比如多閱讀的孩子可以建立更豐富的詞匯量;可以在小說中拓展情感體驗;可以在社科作品中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。
    但,閱讀是如何“干政”語文學習的呢?從我的觀察來說,它是在我們對語文學科的各種批評之下,應運而生的。
語文學科的復雜性與困境
    語文學科一直經(jīng)歷很多質(zhì)疑與爭論,作為教育記者,我常常覺得自己是在辯論正反方不同洋流中隨波逐流,而兩邊立場,各有各自理由。
來自家長的觀點常常是直接的:
  • 語文課文簡單、過時,甚至“反智”;
  • 語文學科設(shè)計封閉狹窄;
  • 機械答題的方式扼殺了孩子對語文的感知,不論是知識層面的還是審美層面的;
  • 死記硬背占據(jù)孩子大量時間,但不覺得有意義……
    來自語文老師的看法是:
  • 語文門檻太低,誰都可以來評論一番;
  • 家長在批評的時候,根本沒有意識到語文是一門學科,自有其學科邏輯。
    那么語文的學科邏輯是什么?
    我跟很多做課程研究的朋友就這個問題討論過很多次,得出一些思考,跟真正教育系統(tǒng)中對語文的“定義”可能并不一樣,這里先免責一下。
    首先,語文學科是什么,不是什么?邊界與縱深在哪來?
    我們能看到的是,語文實際上承載了三個層面,由表及里依次是:
  • 作為語言工具的語文學科
  • 作為中國文化與文學入門的語文學科
  • 作為載道、教化功能的語文
    這三個層面細想,其實哪一層都不好拿掉,這是語文學科相對其他學科顯得特別復雜的地方。
現(xiàn)在語文的現(xiàn)實是怎樣的?
    語言工具層面的講授仍然是這門學科、至少課堂上的主要目標,同時也是試卷上的主要衡量標準。
    我翻了下我女兒新教材(一年級和二年級)的內(nèi)容和練習題,思維與表達的部分有明顯的增量,但最終語文會形成怎樣的學習方法,還是要看幾年高考才能判斷。
    家長的期待其實在第二層,覺得語文最好當作“文學課”去學,或是做成文史哲不分的大語文。
    這第二個層面,很多學校老師也在嘗試。我先停在這里,后面會談到這個“大語文”的話題。
    第三個層面,作為載道、教化功能的語文。前幾年大家討論最多的事,就是課本中刪除了一些魯迅的文章,還有大家對一些英雄故事的討論。
    第三個層面的問題最復雜,我個人是持“懸置”態(tài)度的,即覺得毋需在語文課本中“死磕”篇章的價值是否令人愉快。
    從個體上說,我覺得孩子從小有正面的人格榜樣是必要的,至于這個人格榜樣是不是單向度——孩子在其成長中不止接觸一個故事,我們也不可能通過一個故事讓孩子明白整個世界。
    相應的,孩子也不可能被某一類故事完全塑造,除非TA的生活中有且僅有一種故事。
    更何況,教材更多是作為文本素材存在的。總而言之,我覺得這類討論中很多都是“杠精式”討論。
    通過一門學科,了解一種價值,這對孩子來說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。
    今天孩子很多思想上的問題往往來自TA們經(jīng)歷太少,精神力未見茁壯,而不是要靠我們?yōu)槠鋭h刈見聞,以確保TA們接觸到的東西都如同家長理解的那般“正確”。
    所以這一層,尤其不該執(zhí)著在語文學科里去做無解無盡的論辯。
    因為這種“三合板”式的期待,語文學科就常常處于一種尷尬的、重口難調(diào)的境地。
    對于有文學期待,或是文學素養(yǎng)深厚的家庭來說,現(xiàn)在的語文教材與教育,就是一種“掃盲”標準;也許對于其余大多數(shù)孩子而言,語文一直在“加大難度”。
    有人期望語文高級,有人期望語文有用,零零總總的抱怨,最后歸結(jié)到一路上上下下都接受并認同的解決方案,那就是閱讀。
    閱讀可以是一種個性化補充,閱讀可以是一種下無門檻、不斷進階、上不封頂?shù)难a充,這中間還有一重隱含的好處,就是當優(yōu)質(zhì)教育/學習資源越來越昂貴的時候,書籍是唯一便宜且公平的登天之梯,如果一個家庭用得好的話。
    當閱讀是語文一條輔佐的平行線時,我覺得怎樣提倡閱讀都不過分,但當閱讀越來越被拉扯進語文學科本身時,我看到有些問題正在發(fā)生。
為什么孩子愛讀書卻仍學不好語文?
    閱讀的問題大致有這樣幾種:
  • 缺乏標準
  • 缺乏學習體系
  • 缺乏評估方法
    養(yǎng)成閱讀習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,但在國內(nèi)的教育體系中,很少有老師能系統(tǒng)地給學生講清楚閱讀方法是怎么一回事。
    我們所推廣的閱讀,還是籠而統(tǒng)之地收在“書讀百遍,其義自現(xiàn)”的黑匣子里,學生能讀出什么收獲,能讀出什么結(jié)果,都憑個人摸索。
    閱讀在一個人身上起到的作用,和在另一個人身上起到的作用,似乎也完全不一樣。這樣一種狀態(tài),怎么能指望它反饋到語文學科上,幫孩子解決問題?
    所以我一直能聽到一種抱怨的聲音,覺得孩子博覽群書,下筆也很有靈氣,但就是做不對語文試卷上的題目。甚至作者自己也做不對。
    無方法的閱讀,導致個人化的文學素養(yǎng),與標準化的語文學習充滿格格不入的矛盾。最后又成了語文學科要背的鍋。
    而無方法的閱讀,實際上也是語文老師的困惑。
    拿“整本書閱讀”舉個例子。上海以外的城市我不太清楚,但對整本書閱讀的提倡,在上海是興起了很長一段時間了。
    學校內(nèi)外的老師都開始關(guān)注經(jīng)典閱讀,而且要整本書去讀,不是僅僅帶著學生過掉簡寫、甚或矯寫的斷章就算了。
    聽起來是不是特別好。在理想畫面當中,如果老師能帶著孩子在課本之外精讀完一本經(jīng)典著作,就能完美解決語言工具、文學素養(yǎng)與道德探索三個層次的問題。
    但現(xiàn)實情況如何呢?有一次我在一個工作坊中聽老師討論整本書閱讀,我發(fā)現(xiàn)一線老師對整本書閱讀這件事有很多迷茫。
    首當其沖的問題就是:
    1. 選什么書?
    因為即使在“經(jīng)典”這個圈中,也有浩如煙海的書在那里。
    緊接著出現(xiàn)的問題還包括:
    2. 選中一本書之后,如何精讀?
    讀到什么程度算“讀好了”,用什么方法去讀?
    逐字句讀?畫結(jié)構(gòu)思維導圖分析?知識點梳理?名段落背誦?選書沒標準,讀書也沒標準。
    3. 最后是評估也沒標準。
    如果將閱讀納入到學科中去,成為一部分,勢必要有一些評估標準。老師和學生花了巨大的精力完成閱讀,究竟達成了什么樣的結(jié)果?
    我們當然可以說這件事不能功利去看,但孩子的時間是有限的。
    這一點,中國“漢字思維”體系創(chuàng)始人李山川先生在一次公開課上曾經(jīng)不無調(diào)侃地談到這個問題,我卻覺得恰中肯綮。他說:“學生的閱讀時間實際上不是     語文老師決定的,是數(shù)學老師、英語老師決定的”。
    想想孩子刷完必要練習之后的時間余量。
    沒有方法的時候,閱讀這件事的時間投入也是無止境的。孩子沒這個課外時間,老師也沒有充足的課內(nèi)時間。在沒有時間,沒有方法,沒有標準去貫徹的情     況下,閱讀這件事就會出現(xiàn)很多退行的,或是“創(chuàng)意”十足的解決方案。
    解決方案一:死記硬背派
    我其實不排斥背書,年紀小的時候多背點東西還是有好處的,但把超過10%的課外時間放在背書上我就不能認同。我聽到過一個小學生能背下來整本的吳承恩版《西游記》,就很不能理解意義在哪里。
    解決方案二:思維導圖派
    這一路其實也是看到閱讀沒有方法這個問題,但對文本分析的過于強調(diào)很容易讓人跑偏。一篇故事,一眼看過去摘出關(guān)鍵信息和邏輯關(guān)系,看起來是種高效的閱讀方法,但同時也讓閱讀變得無趣起來。
    很多思維導圖的分析套路都來自美國,但很多老師與家長不知道的是,美國教育界也在反思這種過度分析的閱讀方式,因為這實際上是分離了讀者和文本之間的直接溝通,傷害的是更基礎(chǔ)一層的閱讀體驗能力。
    所以說作為工具的思維導圖派,用場應該在孩子經(jīng)過大量整本書閱讀之后。但這又將問題推回給給時間困境,那些打基礎(chǔ)的閱讀,到底如何完成?
    解決方案三:大語文派
    如果說前兩種解決方案還是往縱深處去走的,那么第三類解決方案,無疑是想往縱深處發(fā)展。立志要打破文史哲學科壁壘的“大語文”,成了最近幾年大熱的“概念”。
    “大語文”的概念,一個立足點是孟子“知人論世”的觀點,即對文本的閱讀要對作者與作品時代有全面的理解。因為涉及作者的時代背景,所以歷史、政治甚至地理或多或少都會涉及。
    看起來很好啊,大語文會是解決語文學科問題的終極辦法嗎?我跟很多校內(nèi)持續(xù)做語文學科研究的老師聊天,其中很多老師都會不屑一顧告誡你,“大語文”是個偽命題。
    偽在哪里呢?哪里有什么輕松的“博聞廣識”,這條路很難,難到很難商業(yè)化,所以大多數(shù)機構(gòu)所做的,無非是把大語文娛樂化、碎片化了。
當我第一次聽某大神講唐詩,講到詩人背后時代與生活時,感覺挺感動的,但聽到第十次這種“知人論世派”文學課的時候,就覺得怎么那么像我小時候聽的評書,熱鬧好玩,但真的很難說留下什么。
    我還專門去找研究兒童認知發(fā)展的老師去討論這個問題,為什么知識點不能通過有趣的故事形成知識點記憶?那位老師給我的回答是,因為那些故事本身離現(xiàn)實生活很遠,也并不構(gòu)成一種知識體系,時間一長自然就忘了。
    因為時間有限,這些“閱讀課”為了讓孩子積攢更多“軼事”積分點,基本上都不會深講文本了。
    也就是說,我可能聽完杜甫的十個小故事,中間也關(guān)聯(lián)幾聯(lián)名句,但我對杜甫一首詩的全貌,都不太聽得到。
    這個路數(shù)的極端表現(xiàn),是我有次給我女兒報了一期大語文的網(wǎng)課,還是我朋友向我推薦了好幾次的,閱讀主題,課程介紹上說7節(jié)課講7本書,都是國外兒童小說,《風中的瑪麗阿姨》那種。
    我陪聽了一個半小時的單次課,介紹了小說的人物、背景,甚至給孩子放了一段電影版開頭,然后講了語法知識點——擬人和夸張。
    上課過程真的挺開心的。但至少在我陪的那節(jié)課里,我覺得老師基本沒講清楚這從頭到尾是個什么故事。
    不得不說設(shè)計得很聰明,多媒體滿足了孩子,知識點滿足了家長,花了一個半小時講了什么叫擬人句。我先生就覺得挺好,覺得到底學會了擬人句。
    我覺得一點也不好。語法與修辭普通的語文課堂也會教,而且是在學科邏輯中,在合適的地方介紹給學生。我看不出有什么必要在一堂閱讀課中丟了閱讀, 去撿擬人這個語法。并且事實證明,學會之后忘得也蠻快的。
    這些說起來都是“如何閱讀一本書”出現(xiàn)的難以標準化的問題,以閱讀代入語文課還有一個問題,實際上是一個“書系”的問題。
    中文作品是否能像英文作品那樣,形成一條索式的分級閱讀,這是個問題。
閱讀的另一個原點問題:分級閱讀
    我知道很多關(guān)注國際教育的家長,都或多或少拿國內(nèi)語文課對標英美國家的“語文課”。英美教育中的“語文”學習的確很多是以閱讀為主線的,但一個根本支撐在于體系化的分級閱讀書系。
    中文作品為什么一直沒有分級閱讀?
    我知道無論是學校系統(tǒng)內(nèi)部還是學校之外的閱讀推廣者,都一直在研究中文的分級閱讀體系。但這件事其實不像想象得那么容易。
    拿美國來說,分級閱讀有兩三路體系,最有名的就是藍思分級體系(Lexile)。藍思體系在一本低幼兒童讀物與一本百科全書之間細分出1000層分級,一級為一個Lexile。
    英文讀物按照詞匯的難易程度與句子的復雜程度分級,學生可以通過預先測試,判斷自己詞匯量和對復雜句型的理解能力,定位自己所在的藍思等級,然后去找到適合的讀本,通過閱讀一步一個臺階。
    不難看出,藍思分級體系實際上是一套標準體系,它幫助閱讀者選書,這是起點;它幫助閱讀者確定自己的閱讀效果——藍思分級的測試與升級,這是評估標準,以及可以在學校和老師那里成為“通貨”的能力認證。
    所以看起來,中文閱讀真正能對語文學習起到幫助作用,就是缺乏一種類似藍思閱讀的體系。那么為什么沒有這樣一套體系呢?
    因為中文的難易和復雜程度,不是根據(jù)詞匯量和句子的復雜程度來的。
    打個比方,兩段文字:
    A:江畔何人初見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?
    B:日月潭很深,湖水碧綠。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,把湖水分成兩半,北邊像圓圓的太陽,叫日潭;南邊像彎彎的月亮,叫月潭。
    清晨,湖面上飄著薄薄的霧。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,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。
    第一段文字來自《春江花月夜》,第二段來自部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《日月潭》。
    這兩段文字如何分級?
    A句字很淺顯,句子也不復雜,但對讀者的理解能力要求就很高;
    B句從表面字句上來說,甚至還稍微復雜一點,但真的是一個稍有閱讀能力的孩子都能懂的。
    中文和英文的差別在于,中文有“微言大義”的特點。你很難用電腦,通過詞匯量和長句數(shù)量將文本定級,那么就需要一篇一篇文章比對,這種比對其實還 得依靠編纂者的語言文字能力與經(jīng)驗和對兒童認知水平的理解。
    早幾年我去拜訪上海某區(qū)語文教研室的一位名師時,他就給我舉了一個例子:
    楊絳的《老王》這篇文章,在一個城市的教材中放在五年級,在另一個城市中放在了初一年級,也都是有各自經(jīng)驗與理由。不過現(xiàn)在教材統(tǒng)一之后,不存在這樣的現(xiàn)象了。
    但是這里家長可能會質(zhì)疑,市面上有很多機構(gòu)都推出自己的中文閱讀書目,這是怎么回事?
    大多數(shù)情況,這類分級書目都是根據(jù)發(fā)起人自己的閱讀經(jīng)驗去整理的,閱讀推廣的團隊越是有教育經(jīng)驗和文學背景,這樣的書目可供參考的價值更大。
    但注意僅僅是參考價值,因為這些“分級書目”仍沒有脫離推薦人經(jīng)驗與偏好,其實是沒有一種普遍認可的客觀標準的。
    我的結(jié)論是,閱讀非常重要,但閱讀在語文學習中是有邊界的。閱讀應該放在它所應該在的地方,在素養(yǎng)領(lǐng)域,在習慣領(lǐng)域,建立因人而異的學習路線,而     不是在教給學生閱讀能力之前,就開始設(shè)想,用閱讀超越語文學科的學習。
    最后回到語文學科的問題。
    借用一句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在海南博鰲教育論壇上的講話,教育面向未來的變化,一定不是技術(shù)的變化,而是“結(jié)構(gòu)型變革”。